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第一次创造性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党校初心命题的提出是对党校事业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独特价值的科学总结,是对党校办学治校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新征程上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与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县级党校校长,必须带头提高党校事业新发展中履职尽责的本领能力,必须切实担负党校建设新征程中的责任使命,必须锐意锻造党校规划新局面中的定力眼光,用心用情用力,写好三篇文章,为县级党校事业迈上新台阶提供牢固支撑。
在“育”和“造”上写好文章,锤炼队伍打造好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党育才,就是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这就需要党校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县级党校,要将培育了解基层、贴近群众、立场坚定、本领高强的实干型教师队伍作为深入实施名师工程的出发点,重点培养一批在本地乃至省内外有声誉名气有影响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做到上台能讲课、下笔能写策、提问能解惑、遇事能干成,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基。
党校育人,应打造精品好课。要坚持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能力教育三育共融,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性教育贯穿培训始终,创新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要在系统挖掘本地区特色资源、主动链接周边区县、建立合作互动的课程体系上下功夫,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特色案例,让党校课程体系既传承红色基因,又彰显时代特点,真正润物细无声,具有生命力。
在“实”与“质”上写好文章,务现实之需以质量立校
党校献策,当务现实之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坚持的政治站位,要以本地党委政府的所急所需为咨政动力,以解决经济社会民生领域问题为科研咨政目的,党校教研人员要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扎根一线寻灵感,深入基层找点子,贴近群众谋方法,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创造性、决策咨询的有效性,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研究提供“金点子”、开出“好方子”。
党校办学,当以质量立校。习近平总书记说:党校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要扎实做好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一是硬件要硬,按照安全、环保、实用、美观的要求,全力推动市区一体“六有”功能提升建设。二是软件不软,以体现时代感、科技感和本地自然历史人文特色要求,抓好智慧校园建设,用好用活本校资源、外部资源和学员资源,提升办学特色和质效。
在“严”和“爱”上写好文章,严管干部厚爱学员
党校培训,需以严管为基调。要坚持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把从严治校的要求贯彻到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校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一是要规范党校教师言行举止,以崇高操守为广大学员树立身边的典型模范,严于律己,做到师德师风堪为他人之表率,让学员感受到党校扑面而来的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二是要强化学员纪律管理,切实做到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不断以严的举措,锤炼严实作风、营造浓厚学风、弘扬廉洁清风。
党校管理,需以厚爱为基础。要深刻领悟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管就是厚爱的办学理念,落实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的治校原则,不断优化提升后勤供给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方案,给学员提供优质暖心服务,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解忧纾困,以更大力度激励关爱学员。
(作者系绵阳市安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党校校长)